摘要:巴菲特曾經說過,“投資要掌握淺顯的,而非理解深奧的”。在理解這句話之前,我們先來瞭解一位美國棒壇傳奇英雄的故事。
巴菲特曾經說過,“投資要掌握淺顯的,而非理解深奧的”。在理解這句話之前,我們先來瞭解一位美國棒壇傳奇英雄的故事。
傳奇棒球大聯盟球星Ted Williams,在1939~1960年的22年大聯盟生涯平均上壘率0.482,17度入選明星賽。他是大聯盟最後一次當季打擊率超過4成的打者,生涯最後一個打數是全壘打。
他是美國棒壇最偉大的傳奇英雄。他靠的是什麼?
秘密就是他會把投手丟過來的位置,分成77格,然後堅持只揮棒最甜的好球帶,壞球都PASS。這個堅持讓他成了棒壇傳奇。
然而,投資比打棒球更容易,因為如果今天一個投資機會迎面而來,你看不懂就略過,並不會因為略過了 3 個好球而被三振出局。你就算錯過了 10 個好球,在第 11 個好球揮大棒,擊出全壘打,你一樣能享受甜美的果實。
為什麼巴菲特堅持不投資微軟?
巴菲特跟比爾·蓋茲那麼熟,形同父子,他不可能不知道蓋茲很厲害。但他還是堅持不投資微軟,為什麼?
因為他不確定微軟的獲利方式,會不會短時間內忽然翻船。這不是老闆很厲害就能力挽狂瀾的。雖然他自己也知道這個機率可能微乎其微,但與其投資微軟,還是不如投資可口可樂來的令人安心。可口可樂被翻盤的機率,遠低於微軟,這件事Richard Branson很清楚。
(注:Richard Branson,維京集團創辦人,用創新方法在許多不同領域都大賺錢。在1990年代,創辦維京可樂,努力了10多年,試圖擊敗可口可樂,最後慘賠收場)
而巴菲特投資了可口可樂將近30年,還原股息,已經翻了20多倍 (不是20%多,是2000%多喔!),可口可樂的獲利,到現在都還在成長。
投資大師霍華德·馬克斯曾說,投資是業餘者遊戲。
什麼意思?他的書中拿網球當例子,你如果想當個網球業餘高手,你不需要學會納達爾的致命光速殺球,也不用學會費德勒的犀利反手回擊,你只需要把基本功練好,確保攻擊、防守都到達一定的水準,並把失誤降到最低,等對手失誤就好了,這樣當個業餘冠軍就沒有問題。
因為我年輕很愛打籃球,這點跟我在籃球上的體悟是一樣的。如果想要在業餘比賽佔優勢,不需要練什麼庫裏的超大號三分或華麗過人,更不需要練詹姆斯的暴力灌籃,只需要加強所有隊員的體力、防守能力、籃板能力、運球、傳球,降低失誤的可能性,對手就會覺得你們很難纏了,因為對手的得分會被你壓得很低。
而練這些基本功,比起練灌籃容易多了。
對多數人來說,除非你立志當投資大師,不然你根本不需要追求長年複合報酬率20%。只要你認真工作,量入為出,把存下來的錢用年複合報酬率10%的方式滾動,到了50歲,有個3千萬養老不是問題。
重點是:中間不能有大失敗!
不要以為總資產長年複合報酬率10%很簡單,這可是打敗大盤3%多。多數人因為買房子買保險買定存,總資產報酬率又會被拉的更低
霍華德·馬克斯在穀歌演講影片提到,一檔基金每年的績效,在100檔基金中,每年的排名在第27~47名,連續了14 年,請問這10 幾年下來,這檔基金的總排名是第幾?
第4名。
為什麼不是平均值第37名?
這其實表明,其他那些曾經在某些年創造高報酬的基金,在另外某些年都爛掉了。如果某個方法能在某些年賺很多,卻在某些年會賠很慘,那有什麼用?
假設我2015年賺 50%,2016年賠50%,2017年再賺50%,2018年又賠50%…這樣反復過了10年,到了2024年,我的100萬會變成幾萬?
23.7萬。
所以只要能在整個投資生涯過程中,不要有大失敗,好好拿到所有送分題,你一定能打敗9成的人。巴菲特也曾說過:
“投資原則第一條:不要賠錢。投資原則第二條:不要忘記第一條。”
你如果仔細看伯克希爾的績效,仔細看股災的那幾年的淨值變化,你就會發現,巴菲特都是贏在空頭賠得比別人少,而非多頭賺得比別人多。光是這樣的差別,就讓他50年下來,報酬率打敗大盤100 多倍!
從1965年~2014年,伯克希爾報酬率1826163%,大概1萬8千倍,而S&P500只有11196%,大概112倍。
也就是說,巴菲特擁有的賺錢機器,幾乎都是每年扎扎實實的認真賺錢,很少有巴菲特相中的機器,連續幾年衰退的。(還是有少數衰退的例子,例如百科全書,因為網路的興起而落沒,但人家也賺了很久,這些獲利都給巴菲特拿去押別的標的了,算是功成身退)
巴菲特買的每個賺錢機器,幾乎都愈賺愈多錢。
結論
1. 你不懂的商業模式,就算他聽起來未來有多美好, 絕對不要碰。
特別小心新興產業,能在新領域稱霸的人通常都寥寥可數,除非是該領域的專家,否則我們很難事前知道誰會勝出。9 成的公司都會在激烈的競爭中成為輸家,最後都乖乖地去墳墓裏躺好。
2. 只投資那些你很確定可以賺很久的商業模式。
3. 只有賺得久還不夠,你要在這些確定可以賺很久的賺錢機器裏面,精挑細選出幾個你認為可以愈賺愈多,成長率最高的那幾個機器。
至於要買的多分散?芒格說押3家最猛的公司就夠了,但他的心臟超大顆。巴菲特說6,或許他認為只押3家,看錯一次的代價還是太大。
其他大師分散的程度都不同,這跟每個人的個性差異有很大的關係,就看你心臟有多大顆,還有自己可以研究的程度有多深。原則上研究愈深入,可以愈忍受波動,你就能押得愈集中。我個人的作法是,當我認為A的潛在報酬率明顯比B高,B我是一股都買不下去,所以我的持股比較集中。
我已經盡力說得淺顯了,希望不要有人投資不懂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