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場通常主要由恐懼和貪婪驅動,特別是在極端行情之下,這是最重要的情緒。 正是貪婪促使人們購買一種他們並不了解的資產,僅僅因為它的價格在上漲。同樣,正是由於擔心,許多人在關鍵問題出現時退出市場,或拋售所持有的股票。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些例子。
市場通常主要由恐懼和貪婪驅動,特別是在極端行情之下,這是最重要的情緒。正是貪婪促使人們購買一種他們並不了解的資產,僅僅因為它的價格在上漲。同樣,正是由於擔心,許多人在關鍵問題出現時退出市場,或拋售所持有的股票。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些例子。市場恐慌的案例金融市場曾多次出現集體恐慌。首先,在2000年代初,互聯網泡沫破裂時,全球股市崩盤。這導致道瓊斯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了兩位數。正常情況下,交易員擔心整體股市會繼續表現不佳。
其次,2008年至2009年期間,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後,金融市場下跌。這發生在越來越多的人難以償還他們的次級抵押貸款的時候。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新型冠狀病毒為全球大流行病毒後,全球股市在2020年第一季度大幅下跌。當時,大多數交易員認為,影響會嚴重得多(但他們仍可以利用非常高的波動性)。導致市場恐慌的其他原因包括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政治事件和利率。它們也可以發生在單個資產上。例如,在2020年,由於交易員擔心需求和供應過剩,原油價格跌至每桶0美元以下。市場上貪婪的案例在過去幾年裡,貪婪在市場上隨處可見。例如,在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大多數人爭相購買任何帶有“.com”後綴的公司。同樣,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前,投資者爭相收購銀行,因為銀行成功地提振了其抵押貸款業務。2017年,比特幣價格首次飆升至1.9萬美元,這是貪婪主宰市場的最重要例子。當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爭相投資他們根本不了解的加密貨幣。
恐懼與貪婪指數恐懼與貪婪指數是一種用來衡量市場狀況的情緒工具。它是由CNN Money開發的,它是CNN的金融部門。該指數使用幾個分類指數來預測市場是極度恐懼還是極度貪婪。因此,金融市場參與者會利用這些信息來指導如何處理這些信息。取值範圍為0 ~ 100。當它是0時,市場通常非常可怕,而當它是100時,市場被認為非常貪婪。
該指數是根據若干其他分類指數編制的,包括:股價強度——這個分類指數著眼於標準普爾500指數中觸及52周高點和低點的公司。股票價格廣度——該指數使用了麥克萊倫交易量總和指數,該指數考察了紐交所交易量的漲跌。市場勢頭——使用125日移動均線。如果標準普爾500指數高於這個移動均線,這意味著動量正在增加。市場波動——該指數根據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指數來預測市場是否存在波動。看跌期權和看漲期權——看跌期權和看漲期權可以幫助你預測交易員在哪裡下注。垃圾債券需求——恐懼與貪婪指數的最後一部分是垃圾債券需求。當出現極端恐懼時,投資者往往會遠離垃圾債券。同樣,當極度貪婪時,他們通常會轉向垃圾債券。避險需求有關恐懼和貪婪指數的案例下面的圖表顯示了該指數的實際作用。如你所見,該指數在2020年第一季度跌至多年低點,當時市場對全球經濟感到擔憂。然後,當市場重現繁榮時期時,該指數回升至近100點。這發生在全球股市反彈、主要股指開始觸及新高之際。
在2019冠狀病毒大流行之前,我們看到2018年該指數曾兩次升至極度恐懼狀態。正如你們所記得的,這發生在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緊張局勢繼續加劇的時候。當時,投資者認為貿易戰將對經濟和企業利潤產生重大影響。隨著雙方達成初步協議,該指數在2019年底和2020年初達到極端貪婪的地步。如何使用恐懼與貪婪指數恐懼與貪婪指數並不是一個典型的指標。它不像移動平均線、相對強弱指數和其他指標。它不能告訴你何時購買或不購買一項資產。首先,它通常在看標準普爾500指數和其他指數時最有效。然而,你仍然可以用這個指數來衡量市場的整體表現。例如,當該指數處於極其貪婪的水平時,它就會發出做空標準普爾500指數的信號。與此同時,當它處於貪婪地帶時,它會告訴你在等待極端水平時繼續買入。
同樣,當它處於恐慌水平時,指數會告訴你繼續做空標準普爾500指數。當它達到極端的恐懼水平時,它會告訴你買指數。最終的想法恐懼與貪婪指數是金融市場用來衡量金融市場表現的重要工具。該指數可以用來預測是買入還是做空標準普爾500指數和其他指數。因此,它只能被波動交易員和其他長期交易員使用。
在今年8月中旬,外匯天眼曾發布「GSM有主標MT4/5軟體,為何評分不高?」並在這篇解析文中仔細查證了該平台的監管狀況與網站資訊。有鑑於最近GSM造成的危害甚大,我們決定對該公司做更深入的追蹤與報導。
日前,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SC)將Amega列入警告名單,因其無牌從事證券交易的資本市場活動。
最近,有位受害者外匯天眼爆料,他因為誤信網友介紹的賺錢機會,陸續入金10幾萬元到黑平台,後來因為一場「意外」而賠掉所有錢,但在仔細思考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時,漸漸發現情況並不單純。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近日,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提醒投資者注意,名為InertiaFinance的實體進行了需經FCA授權的業務活動,但從未獲得FCA授權或在FCA註冊,在沒有FCA監管的情況下運營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