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投資這個活兒說到底就是判斷事物的三個屬性:真不真?好不好?值不值?對真假的判斷力是關乎飯碗的生死問題,判斷對了也許沒收益,但判斷錯了可能要人命。真假層也許可以過濾一半兒,而好壞的篩選能直接過濾掉90%以上。“
投資的大道理都是“正確的廢話”,但多數人只見“廢話”不見“正確”
影響投資階級流動的最大因素還是認知級別
投資這個活兒說到底就是判斷事物的三個屬性:真不真?好不好?值不值?對真假的判斷力是關乎飯碗的生死問題,判斷對了也許沒收益,但判斷錯了可能要人命。真假層也許可以過濾一半兒,而好壞的篩選能直接過濾掉90%以上。“好”本身又分了幾等幾類,看似模糊實際需要很高的眼力。值不值是最主觀和缺乏標準的,有時復雜的數學模型也算不出有時一句話就可以定論。由真入好是投資進階,由好入值是獲勝關鍵。
95分的極品類公司好是好,但也由於好得太沒爭議所以就總是貴,除非碰到泥沙俱下的股災很難出現理想的賠率。60分以下的公司容易出現便宜的價格,但坑也實在太多,而且隨著時間拉長越來越燙手總得焦慮的變現。80分的公司基本情況過硬,但總還有些重要的爭議或迷霧。若通過研究肯定了爭議點的確定性,那麼市場擔心的折價就會在後續的證實中不斷溢價。
投資這個工作的實質是探究社會某些斷面發展變化的真相,從技術層面而言是在理解價值的基礎上玩好概率和賠率。必須求真務實,可以灑脫自在,可將高質量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結合在一起,還有機會認識一些正直聰明的人,又不用傷害任何人就可以體驗到戰勝的快感,才是這個職業最吸引人的地方。至於賺錢,其實只是順便而已。
對事物的認識有點、線、網、陣的不同級別。點狀認知全是碎片化,線狀認知開始將點用邏輯串連但線條間缺乏聯繫,網狀認知將邏輯線索形成較寬闊的覆蓋而能自圓其說,但僅涉及了事物的某個斷面。陣列認知先尋找底層規律為基礎,向上再抽像出核心變量條件,再往上形成認知邊界,其實這就是方法論。對事物的認知也只有達到方法論級別,才能說“懂”。
投資為什麼虧多賺少?不談人性問題,僅對於投資的認識就可分勝負。絕大多數人都是用“點”賭大小,一部分人用“線”撞大運,少數人有“網”能撈到些魚,而長期賺大錢者絕對都是持有正確方法論的。所以影響投資階級流動的最大因素還是認知級別。
經常看見類似下面的話:中國股市能照搬美國的經驗嗎?什麼價值投資不是自欺欺人嗎?連大筆分紅都做不到還談什麼價值?巴菲特要是來A股也照樣會虧死你信嗎?沒有製度改革怎麼可能出現大牛市?所有的股民不過是被收割的螻蟻別做美夢了....其實吧,所有這一大堆都可以翻譯成一句話:雖然我總是虧,但那都不!怪!我!
不管是過去三十年還是未來的十幾年,在具體某個時機和資產類別或者職業機會上沒有把握住機會,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但千萬不能戰略上踏空中國。一時的錯過沒關係,這個時代總是給你下一次的機會,而且由於體量足夠大隻要抓住一次就會很不同。但由於狹隘悲觀而全方位踏空可就慘了,在機會最多的時代沒想明白,等未來想明白了也晚了。
其實很多東西包括投資的大道理,都是“正確的廢話”,但大多數人之所以平庸就是因為只看到了“廢話”就直接藐視了“正確”。什麼不廢呢?真正的專業大部分書籍,各種枯燥的數學模型、抽象理論和艱苦的學習過程,又有幾個人看呢?可妙就妙在,你看過學過知道深淺後,那些大道理再看就既正確又不廢話了。沒這個修養打底,人家千錘百煉出來的東西看著也是廢話一籮筐。
順勢而為與逆向思維看起來是一個矛盾體,實際上是不同的決策層次。順勢是長期戰略層面需要考慮的問題,在大方向上決不能逆歷史潮流而動,要堅定的站在大勢所趨一邊。但首先不同行業的勢節奏往往不同,其次即便方向確定其演繹過程也常有劇烈波動。所以逆向思維是在戰術層面選擇聰明的時機來介入某個“勢”,規避過熱買入低估,用更好的賠率參與到具有高確定性的未來中。
波動不應該作為管理目標,但風險一定是核心管理目標。而事實往往是,聰明的管理了風險後淨值很少會大起大落(以年度計)。所以簡單的談熨平波動自然是不智,但動輒說波動完全不可控也不能控,大約也是風險管理能力差的藉口。被逼到絕地再獲勝是個好故事,但這種淨值曲線並不是複利的好踐行者。因為這種特質拉長了時間看,大概率還會有下一次面臨絕境,但誰能肯定每次都有逢生的運氣呢?
真正嚴肅的投資是以必贏為目標的。而且是要在假設自己只是個普通人並且一定會犯錯的前提下,還能大概率的贏。如果稍微幸運一點,就不但能贏還可大勝。理解這看似矛盾的話背後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就算是投資開竅了。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致命缺點,那麼要么期待一輩子別碰到觸發它的環境,要么希望儘早吃點苦頭讓它真正暴露在自己面前。在投資的世界裡,只要做得足夠長,那前一種期待就是幻想。所以要么儘早通過挫折洞悉自己的罩門並老老實實守一輩子(所以我才說要職業投資最好是在熊市裡),要么見好就收及早離去。
高概率必須要依託在需求端的長邏輯和供給端的高壁壘上,高賠率往往出現在負面共識高度集中又隱含了高預期差的地方。高概率對象最怕的是被充分預期,但好在它是時間的朋友,等字訣能化解矛盾。高賠率對象最怕的是負面邏輯被證實,機會在於正面邏輯強勁又短期難以證偽,某種程度上是個和時間賽跑的遊戲。高概率與高賠率共振是數年一遇的大機會,但可惜大多數人會在這個機會出現時被暴跌嚇尿了。
每個週期回頭看,都會發現最好的賣出時機就是不斷的出利好,甚至利空都被理解為利好,行情又已經演化了很長時間,市場一致性預期最高的時候。而最佳的買入時機就是天天都是利空,甚至利好都被解讀為利空,行情也已經演化了很長時間市場一致性預期同樣高的時候。事後看都很容易,但身在其中卻要克服巨大的群體效應和慣性思維,要在壓力下依然擁有理性和常識的能力。順週期內的錢很多是運氣,多個週期考驗賺到的錢才是能力。
有一句話說對一項投資,經常從看不見,看不起,到看不清最後看不懂。如果僅僅是看也就罷了,最怕是在看不懂的階段開始等不及。絕佳的投資機會一定不是靠追的,而是靠撿的(通常這時大眾處於看不見或看不起階段)。最常見的錯誤投資行為,是價格越高膽子越大。高價了才開始樂觀,說明一直沒看懂又生怕錯過下一波,如果既缺乏眼光又管不住情緒,超額收益就只能寄希望於好運了。
所謂看透永遠是相對的,不確定性永遠是絕對的
17年有個有趣的巧合:2012年同樣是茅台新高成長股哀鴻遍野(此外當時主要熱捧消費和醫藥等弱週期概念),特別是下半年那段真是比較慘烈的。但熬過去之後,是整體流動資產5年7倍多的舒服日子。這次同樣希望用短期的淨值波動再換來一個類似12年的戰略機會。市場就是這樣一個“奇怪”的地方,難受的時候總是比你想像的更難受,但必然的歡暢來臨的時候也總是比你最樂觀的期待還要美好得多。坦然接受這點,也坦然享受這點。
有人說投資費甚麼勁直接閉眼買茅台就好。其實,茅台12年收盤價到現在,也不過4.5倍而已。而且還要先遭遇45%的下跌,這還是買在12年收盤低點位置。要是買在12年創新高的9月,5年至今收益率不過2.3倍不到,期間遭遇最大回撤60%。這你要能忍,那其它能挑的簡直太多了。
其實我的意思是,投資這錢其實既挺好賺,但又沒有你回過頭去開上帝視角那麼輕鬆。說挺好賺,是因為把握住根本後,波動更多帶來的是機會,每次表現細節都不一樣的背後,是每次底層規律都一樣。說沒那麼容易,是上帝視角下個個都能逃頂抄底,但回到當時場景下並真切一路走過來,你該捱的煎熬和忍耐都躲不了,哪個也不例外,唯一例外的幾個恐怕你還沒重倉。所以,投資這點兒事兒,該認的就得認,不能犟。
如果什麼都不可靠,那就依靠能持續創造價值的好公司吧。如果什麼都不相信,那就相信非常便宜的估值吧。如果一切問題都想清楚了,那就把結果交給時間吧。
《華爾街股市投資經典》的作者吉姆·奧肖內西認為主動型投資者必須具備七個特質,分別是:長期視角,注重過程,不預測走勢,耐心和堅持,精神力量,相信概率,紀律性。我個人非常認同,從中也可以發現成功的主要挑戰都是來自高度的自我約束而非專業知識(那隻是基礎)。從長期而言投資是一個注定在風光和困難中反复循環的遊戲,誰都可以在順風車裡談笑風生,但當必然的巨大困難來臨時,上述的七種武器確實是至高的贏家法則。
從投資能力評級來看,三國第一投資大師可能非司馬懿莫屬。首先是活的夠長,完整穿越了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個週期,實為市場中的不死鳥。其次是一生穩健幾乎從無大敗,面對強敵孔明雖吃過虧但也用極強耐性磨到最後勝利。克曹爽同樣顯示出極深的城府和耐心。一生雖無孔明郭嘉縱橫天下的驚艷,但幾無破綻和骨子裡的穩健,把人生的複利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我們談看透未來的時候,要知道一年半載也是未來,十年八載也是未來;有點兒起色是未來,大夢想大奇蹟也是未來;模糊的定性是未來,精確的定量也是未來......看你怎麼理解“看透”兩個字了。另外,所謂看透永遠是相對的,不確定性永遠是絕對的。能理解處理這種矛盾,學會在不確定性中做出高確定性的決策,就是悟性。
內容質量低
不看此公眾號
在今年8月中旬,外匯天眼曾發布「GSM有主標MT4/5軟體,為何評分不高?」並在這篇解析文中仔細查證了該平台的監管狀況與網站資訊。有鑑於最近GSM造成的危害甚大,我們決定對該公司做更深入的追蹤與報導。
日前,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SC)將Amega列入警告名單,因其無牌從事證券交易的資本市場活動。
最近,有位受害者外匯天眼爆料,他因為誤信網友介紹的賺錢機會,陸續入金10幾萬元到黑平台,後來因為一場「意外」而賠掉所有錢,但在仔細思考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時,漸漸發現情況並不單純。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近日,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提醒投資者注意,名為InertiaFinance的實體進行了需經FCA授權的業務活動,但從未獲得FCA授權或在FCA註冊,在沒有FCA監管的情況下運營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