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布魯斯·科夫納或許是當今世界銀行間貨幣市場以及期貨市場上最大的交易者。僅1987年這一年,科夫納就為他個人以及其基金的投資人盈利超過3億美元。在過去的十年裡,科夫納的年均複合收益率達到了87%。
布魯斯·科夫納或許是當今世界銀行間貨幣市場以及期貨市場上最大的交易者。僅1987年這一年,科夫納就為他個人以及其基金的投資人盈利超過3億美元。在過去的十年裡,科夫納的年均複合收益率達到了87%,非同凡響。打個比方,如果1978年初交給科夫納2000美元進行投資、交易,那麼十年後這筆本金將增長為100萬美元。
他曾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對沖基金,被稱為“對沖基金之王”,年年都是福布斯富豪榜的常客。2020年4月7日,布魯斯·柯夫納以53億美元財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308位。
媒體曾對科夫納的訪談:科夫納訪談
他是最富有權勢的財富大亨,在美國的金融界和政治界,他的影響力絲毫不遜於金融大鱷索羅斯,一度媒體稱為“索羅斯的右翼孿生兄弟”。然而,世人都知道索羅斯,但是連當地的紐約人都對他根本不熟悉。科夫納曾是一位學者,也嘗試過從政,還開過出租車,最終在華爾街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科夫納在哈佛學習時念的是法律與政治,和他同期的學員還包括愛德華·班菲爾德、詹姆斯·威爾遜。俗話說跟什麼樣的人,學什麼樣的藝,結束學業的科夫納應該會踏入政壇。
可是科夫納博士畢業後,曾在哈佛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政治科學課程,並多次希望在政界工作的嘗試都失敗了。科夫納一氣之下棄政從藝,去紐約的著名音樂學府茱莉亞音樂學院學樂器。然而,最終也以失敗告終。為了生活,科夫納成了一位很有文化修養的出租車司機。
在科夫納32歲時才進行了人生當中第一次交易,這次交易也改變了他的人生。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科夫納接觸到了大宗商品期貨,玩起了大豆交易,他用一張信用卡借了3000元美金開始玩期貨。科夫納用著3000元美金,在大豆期貨市場上最高浮盈達到了4萬美金,後來在23000美金時候出手平倉,淨賺2萬美金。
科夫納認為自己或應該去華爾街當個交易員。
科夫納的第一筆交易就是以利率差的變化為基礎的,結果正如所料,賺了一筆小錢。
他如法炮製,又做了兩個市場間的差價,但進場太早,結果賠了一點,兩筆交易算下來略有盈餘,真正使他起步的是第三筆交易。
1977年他發現大豆供應將出現短缺,近期的期貨已開始上漲,但遠期期貨卻沒跟上節拍。他利用這一差幅做套期交易,從一對合約做起,贏利後倒金宇塔加碼,很快就加到15對合約,浮動利潤達4萬多美元,這時候他誤聽經紀人的勸告,為貪圖更大利潤而單向平掉近期合約。
結果15分鐘後經紀人來電話告訴他大事不好,市場開始快速回跌,已至跌停板。他大叫趕快平單,還算走得及時,在跌停板回彈的短暫期間他順利離場,原先4萬美元的利潤只剩下一半。
雖然賬戶翻了好幾番,但科夫納還是為自己最後一刻所犯的錯誤痛心疾首。這是科夫納第一次在充滿意外的交易市場中試水,他認為這並不是一次失敗的交易。
“我是非常幸運的,這一次投資教會了我,在交易時無論面對什麼樣的風險都不要喪失理性,市場拿走你錢包裡鈔票的速度跟它給你錢的速度一樣快!永遠不要漠視風險!”
他有兩個深刻體會:
第一:交易市場風險和收益一樣大,賺到的錢稍有不慎很快就會賠回去。
第二:要永遠保持理智,不要輕信旁人而採取冒失行動。
一個月後科夫納恢復交易,很快又將賬戶增值到4萬美元。他到一家公司應徵一個交易助手的位置,面試之後幾週,主考人邁克爾·馬科斯召他到公司:
“我既有好消息又有壞消息。壞消息是那個助手的位置不能給你。好消息是我們想僱你直接做交易員。”
科夫納進入華爾街加入了馬科斯的公司,當了一個沒有科班背景的交易員。
既然有天賦,那就好好乾吧,結果一年下來,公司驚奇地發現,這個外表慈眉善目的俄裔猶太小子,居然是台挖錢機器,年利潤率達到了80%。
這樣優異的戰績也震驚了科夫納自己。“在我進入之前,我就知道何時該退出。”科夫納的交易方法是將“世間範圍的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融為一體。
這點對普通交易者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然而在科夫納的交易方法中,有些關鍵要素與普通交易者有直接的聯繫,能讓普通交易者獲益匪淺。科夫納把風險管理列為成功交易的關鍵,他在下單交易前總是先設計好離場點。
止損點的設置非常重要,正確合理的止損方法是,把你的止損點設在某一價位, 如果交易價格觸及或跌破該價位,那就理所當然地表明該筆交易的決策是錯誤的,你就必須馬上止損出場。
科夫納最嚴重的交易錯誤,都源於一時衝動的交易。
“衝動交易” 是致命傷,是交易虧損的最大禍首。
科夫納眼中的交易高手應當是內心強大、思想獨立。當市場處於極端的時候能夠反其道而行之, 此外恪守交易紀律,不怕犯錯並且樂於認錯,這些都是交易贏家所共有的重要特徵。
科夫納強調:必須基於整體組合來評估風險,而不是僅僅考慮單筆交易的風險。交易者只考慮單個持倉品種的風險,沒有考慮整體組合的風險,各持倉種類高度正相關只會疊加風險,而無法分散風險。
無論採用何種交易方法,一旦選定交易策略,交易者就應當恪守他的交易計劃,要避免做出衝動的交易策略。科夫納認為交易的首要法則不要莫名其妙地虧大錢,當你感到搞不懂、弄不清的時候,那就離場,不懂就不做。
科夫納的投資交易風格便是以穩紮穩打著稱,在他的身上有一種堅韌的力量,支撐他去一點點排除不確定因素,早期對政治、軍事、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研究也給他提供了大量的理論支持。他深受傳奇交易員邁克爾·馬庫斯的熏陶與影響,他認為犯錯並不可怕。
“必須樂於經常犯錯。做出你的最佳判斷,如果錯了,再做下一次的最佳判斷,如果再錯了,那就做出第三次的最佳判斷。”
然而在他的心目中,要想在市場博弈中取得成功,關鍵還是在於如何更好地控制交易風險。
“其實在市場中,最恐怖的並不是多麼龐大的資金體量,而是未知數,就像一條隱蔽在暗處的毒蛇,隨時可能張嘴咬人。”
科夫納認為:
成功的交易員性格獨立,懂得物極必反,在其他人不願持倉的時候,他們能夠持倉。
他們都懂得自律和約束,所以持倉頭寸的規模適當。
失敗的交易者持有頭寸的規模通常會太大,我認識的某些極具靈氣才幹的交易者,他們從不設法留存所賺的錢,全部用來建倉。一位商品期貨公司的交易員,在我印像中此人是極具才華的交易員,他產生的交易想法精妙絕倫,選擇的交易市場通常準確無誤。
他對市場的認識要超過我對市場的認識,然而我能留住錢,而他卻不行。頭寸規模上,他交易頭寸的規模太大了。我每交易一張期貨合約,與此同時他是交易十張期貨合約,每年在兩個不同的市場,他投入的資金都會翻倍,但最終取得的結果依然平平。
我大量使用技術分析,並且技術分析確實很棒,但除非我搞懂市場價格變動的原因,否則我不會建倉、持有。
因為市場上有人比你知道得多且早,所以市場價格通常會提前做出反應。有上千種難以理解、不為人知的市場機制、因素在主導市場,在新聞、消息正式公佈之前,這些機制、因素已對市場產生了影響。真正能對市場產生直接衝擊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巨額的買單或賣單。
有一些技術分析師,他們宣稱運用技術分析可以預知未來的價格走勢,這些人對技術分析誇大其詞了。技術分析可以追溯過去,但無法預知未來。技術分析反映了全部市場參與者的投票情況,即所有人的選擇、意向與決定,而且能捕捉不同尋常的價格行為。
由技術分析的自身特點可知,任何新的圖表模式背後必有不同尋常的東西。對我而言,研究價格運動的細節至關重要,它可以幫我弄清自己是否能遍察市場中每一個參與者是怎樣投票的。在採用技術分析得出結論時,你不得不投入和運用自己的智慧,通過一些交易員過去的交易行為來假設另一些交易員未來的交易行為。
我通常力圖把我的交易時間限制在上午8點和下午6點或7點之間。亞太交易市場非常重要,如果外匯市場非常活躍的話,我將在亞洲市場交易。那裡晚上8點開盤,東京市場上午時段的交易一直要持續到晚上12點。如果市場處於巨幅波動期,我會上床睡上幾個小時,起床後趕上下一次市場的開盤。
我覺得交易不是工作,除了虧損的時候。
對我而言,對市場進行分析就像面對一張巨大的、多維的棋盤進行思考,其中的樂趣全都來自於智力上的挑戰。例如,嘗試列出新西蘭財政部長所面臨的問題以及他可以怎樣解決這些問題。許多人覺得聽上去有點荒謬可笑、不可思議,但對於我而言,這是很普通、很正常的事。
他不得不考慮怎樣應對澳大利亞、美國以及令他抓狂的工會。我的工作就是幫他答疑解惑,出謀劃策,幫他決定接下來該怎麼做,以及預判他的行動會產生哪些出乎他本人或市場意料的結果。對我來說,這一過程本身就其樂無窮。
首先,在單筆交易中,我努力做到風險不超過我持倉組合市值的1%。
其次,我會分析各筆交易的相關性,從而降低持倉的風險。我們每天都採用計算機來分析各持倉頭寸間的相關性。通過虧損的交易經歷,我已明白持倉頭寸間錯誤的相關性是交易出現嚴重問題的根源。如果你有八個彼此高度正相關的頭寸,那麼就相當於你只交易其中的一個頭寸,但該頭寸的規模要擴大8倍,所以無法通過分散來抵沖風險,八個形同一個。
對於交易新手,科夫納有一些建議分享:
第一:風險管理
第二:降低交易規模、降低頭寸規模、降低持倉規模
無論你認為你的持倉頭寸該是多少,至少要砍去一半,就我和交易新手打交道的經驗來說,新手的交易規模是其合理交易規模的3~5倍,實在是太大了。他們在單筆交易中承擔的風險應該是賬戶淨資產的1%~2%,而他們實際承擔的風險卻是5%~10%。
在今年8月中旬,外匯天眼曾發布「GSM有主標MT4/5軟體,為何評分不高?」並在這篇解析文中仔細查證了該平台的監管狀況與網站資訊。有鑑於最近GSM造成的危害甚大,我們決定對該公司做更深入的追蹤與報導。
日前,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SC)將Amega列入警告名單,因其無牌從事證券交易的資本市場活動。
最近,有位受害者外匯天眼爆料,他因為誤信網友介紹的賺錢機會,陸續入金10幾萬元到黑平台,後來因為一場「意外」而賠掉所有錢,但在仔細思考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時,漸漸發現情況並不單純。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近日,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提醒投資者注意,名為InertiaFinance的實體進行了需經FCA授權的業務活動,但從未獲得FCA授權或在FCA註冊,在沒有FCA監管的情況下運營業務。